滑板城闪耀全运会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11-13 09:47
东江水涨潮见证了艰苦奋斗,惠州队在全运会上大放异彩。 11月11日,第十五届全运会滑板比赛上演巅峰对决,共产生4块金牌。参加惠州市的广东滑板队斩获3金1银1铜,让滑板之都的新名片更加深入人心。惠州以十五运会为契机,以劳动力为基础,以赛事为媒介,以地方为翅膀。在建设一批新的专业滑板区的同时,加快形成“惠州滑板”全球高端制造产业,联动“赛事+产业+文旅”,不断打造滑板之都的美誉度,向华南户外运动之都迈进。省市合作结出丰硕成果 ► 省滑板队夺得3金1银1青铜。男子碗冠军、女子碗冠军、季军、男子街头冠军、女子街头亚军……11月11日,第十五届全运会滑板比赛决赛中,广东队获得3金1银1铜。其中,惠州运动员不畏强敌、奋勇拼搏,为广东贡献了3枚金牌、1枚铜牌,定义了滑板之都迎风而上、不停歇的体育品格。即将年满18岁的广东队球员陈晔,面临着实力强劲的年轻球员越来越大的压力。他毅然选择在竞争中挑战贫困。他首次尝试新路线获得成功,并获得了自己的第一枚金牌。作为全国唯一一支全程参加第十五届全运会的队伍,广东省滑板队的夺冠之路并不平坦,而是多年准备和努力的结果。滑冰时登机继续在亚运会、奥运会等优雅场馆“滑冰”,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惠州抓住了时代机遇。 2019年以来,广东省体育局与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合作共建广东滑板队,并在惠州市体校内高标准建设滑板街、碗池。如今,这里已成为第十五届全运会滑冰比赛的举办地。惠州市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体育”的优势。以惠州市轮滑协会为主体活动,以惠州市体校为训练基地,逐步建立了一支完整的滑板队伍。通过举办高水平滑板赛事、推动公共滑板场馆建设、普及滑板文化等措施,取得了成效。将滑板从街头文化全面升级为特定运动IP。高水平的省级滑板运动迅速成长,开始出现在国际体育赛事中,并成为国内滑板项目的领头羊。中国滑板奥运第一人曾文辉、最年轻的亚运会冠军陈野、第十五届全运会冠军潘家杰、邹明科、巴黎奥运会中国军团最年轻的滑板运动员郑浩浩等滑板选手崭露头角。他们从广东走出来,在全运会上大放异彩,在奥运会上亮相。未来充满希望。赛事是媒体区,也是侧翼 ► 积极申办国家级和省级赛事。十五运会赛事不仅是运动员的舞台,也是城市的大型“秀”。滑板运动的特点与惠州人的态度如出一辙——敢于思考、敢于冒险、不惧挑战、勇于改变。作为滑板比赛主办城市惠州行走、追逐梦想,再次独站在滑板之都的高光时刻。在东京奥运会和巴黎奥运会上首次亮相的惠州捷成滑板,此次在第十五届全运会上再次大放异彩——为众多队员制作滑板,并提供定制夺冠装备。 “全运会运动员对滑板的重量和弹性都有严格的要求,我们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根据每位运动员的技术特点进行优化设计。”惠州捷成滑板总经理杜永斌表示,作为参与制定“滑板”团体标准的初稿,捷成滑板产品销往全球各地,已成功占领全球近40%的高端市场。现在惠州,一批专业滑板场所即将出现:惠州外的滑板场惠州体育馆已建成,并向社会公布运营商,将于近期向社会开放;正在建设中的惠州儿童公园,规划建设约2600平方米的激烈滑板场地,拥有两条独立赛道、一个专业泳池和一条街,预计年底开放迎接游客。惠州将以滑板制造产业和滑板场馆为基础,以赛事为媒介、场所为翅膀,继续积极申报国家级和全省级滑板赛事,定期举办滑板比赛,加快将“惠州滑板”打造成全球高牌造商,连接赛事活力滑板之城。今年,惠州乘势而上,永不停歇,向世人展示了发展华南户外运动之都的雄心。依托世界生态资源和先进技术结合大湾区区位优势,全面塑造依山、沿江、环湖、沿海的户外运动休闲带,打造集赛事举办、休闲体验、产业孵化、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华南户外运动之都。未来,在新兴滑板之都、华南户外运动之都,年轻、自由、时尚将是这座城市的新态度——滑板不仅属于赛场上的运动员和观众,也属于爱好者和每一个热爱滑板的人。南方日报记者米朝霞
服务热线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