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号展”即将结束,商机不断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11-05 09:59
南方+ 钟志辉 拍摄从世界上最偏远的国家之一阿根廷到中国的“南大门”广州有多远?答案是28小时。是什么让30人的阿根廷采购团飞越千里,漂洋过海来到这里?答案就在“团队负责人”拉米罗·戈麦斯·洛佩斯发布的最新动态中——他用中文写道:“商人期望见到来自各个行业的中国供应商。”在文字下方,他还不忘加上了“广交会馆”的真实定位。作为参加广交会16年的“老广交会”,拉米罗从独自去展馆到如今带领采购团:“我不仅要带他们参观展会,还要参观工厂,充分感受中国之美。” 11月4日中午,第138届广交会圆满闭幕,来自223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超过31万人次到会,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采购商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增长9.4%,占比近70%;分摊现场出口成交额达256.5亿美元,保持增长势头,与“一带一路”建设国家的出口成交额占比超过60%。展馆外,有工艺作坊、地标景点、商圈餐厅……“商务桌”随处可见。中外合作商机日益增多,友谊日益加深。从展厅到工厂:看图奈和立体中国 “我想买30套‘房子’,也想参观工厂。”在广交会展馆,印度采购商Nisin Chittywei找到了她感兴趣的产品——来自广东云浮的移动灯笼竹子。离开展厅后,他的旅程远非表面,他即将前往各地工厂确认细节。f 订单。对于像谢体伟这样经验丰富的采购商来说,被誉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展出了460万种产品和超过100万种新产品,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工厂参观是检验一个企业实力的“试金石”。如需进一步参观工厂,您可以向北前往杭州和山东。下一次中国之行将是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的重大巴哈吉。十年来,随着对中国了解的不断加深,拉米罗从一个孤独的参展者转变为“团队领导者”。广交会期间,他带着一大群贸易商来到佛山市松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采购团”的目标是可用于奶酪和奶酪生产线的智能包装设备。这个智慧园​​区实在是太神奇了:“刷新了我对广东制造业的印象!这个工厂的规模、整洁度、秩序都让人惊讶”拉米罗说。橙色展厅明亮的布局和现代化智能的包装设备,让阿根廷参观者完全脱离了商务桌的束缚,一边仔细研究机械设备,一边提出各种细节问题。 Matias Laroque 对设备很满意:“在阿根廷,一些竞争对手的产量比我们高。我们想提高竞争力,所以我们去中国寻找更先进的生产设备。我没有失望!”他透露,集团旗下8家工厂计划分批采购约40台机器,最快今年年底即可实施。巴西CE购物者安德烈的背包上别着十多枚广交会徽章,这是他参加广交会的“奖牌”。今年他组织了一场数百人的“超级团购”。 “我希望他们能够亲身体验中国工业化的进步。广交会不仅提供了l,而且还汇集了所有资源。这是做生意的最好起点。”对于像巴西买家玛丽亚·爱德华这样的“中国第一人”来说,去工厂不仅仅意味着做生意。“真是大开眼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的知识,我认为中国值得全世界学习!”在广州汉威泰电器厂,他第一次看到机械臂精确焊接电路板和自动分拣货物的智能仓储系统的场景。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让他看到了一个超越西方描述的真实立体的中国。从商业到生活:全方位拥抱中国文化。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在中苏友谊大厦开幕,大面积如今,琶洲广交会展馆面积达155万平方米,展览内容不断拓展,本届广交会不仅仅是贸易洽谈会和洽谈会。n,同时也是一项文化活动。餐饮菜品增至300个,更加国际化口味。 “广交会音乐美食节”将结合十运会举办,推广粤菜,展示岭南遗产。 “中餐馆在阿根廷很常见,我们经常吃中餐谈生意。”卢卡诺·迪特拉向记者展示了近乎标准的拿筷子姿势,笑着说道。七十多岁的迪特拉,头发已经花白了,但对他见到的每个人来说都是糊涂的:“你怎么能用中文说这个?” “广东特色菜,炒米粉。” “哦!炒米粉,我又学到了一个新的汉语词汇。” “你来中国,就必须学中文。”这是不少海外客商的自发呼声。在进口展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谷物制品有限公司首次使用中文宣传册。产品展示台不仅标注了产品名称每件产品都有中文,还在右下角盖上了负责人的微信二维码“入乡随俗”。展厅内的社交行为从交换名片、添加WhatsApp(国际通讯软件)转变为微信加好友;纪念品商店的支付方式也从刷卡、点钞变成了支付宝的“扫”、“碰”。外商在这里看到的不仅是中国制造,更是中华文化和开放包容友好的中国的生动展示。参加过十余届广交会的厄瓜多尔采购商露西娅·苏格兰每年都会购买几件具有中国特色的广交会纪念品。 “我把办公室装饰成中国元素,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我们与中国有着友好的合作关系。”拉米罗感慨地说:“今年,我在展厅的任何地方都能见到阿根廷‘老乡’。”在他认为,这是中国不断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联系的必然结果。本届广交会将首次设立离境退税服务点,并推出“码”观展、“一键”导航等便利措施,进一步提升国际友人的体验。第138届广交会虽然闭幕了,但中外合作营商体验仍在继续。拉米罗希望阿根廷奶酪工厂使用中国设备提高质量和效率,让未来更高品质的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双方合作共赢的天平”。采写:南方+记者 唐子田、唐亚兵、韦宇 摄影:南方+记者 张岭、钟智慧
服务热线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