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全市推行执法管理码 380万家企业被赋予“防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11-12 09:56
11月11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解读全国首个涉及“扫码进户”业务系统的市级政府文件《深圳市行政执法监督码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通过“扫二维码进企业”机制,深圳为执法安装了“电子眼”,为企业提供了“保护码”,切实保护了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据统计,深圳已为“深一企”平台上的企业赋码超过380万家,相关试点地区行政检查频次下降至59%。此举标志着深圳在规范行政执法相关企业、创建一流法治企业方面迈出重大一步SS环境。严厉打击“多查”,为企业发展减负 自今年3月全国开展规范涉商执法专项行动以来,深圳迅速反应,以“坚决遏制随机检查、抽查等扰乱行为”为重点。深圳市司法局局长姜晓文表示,执法机构多次检查、重复检查、随机检查是企业强烈反映的“棘手问题”。有的企业在短时间内接受了多个部门的上门检查,类似的事情被反复核实,消耗了企业大量的精力。据了解,深圳市司法局拟从2023年底起构建执法监督体系,解决行政执法不规范的难题。船尾试点初期,执法码系统正式上线,“扫码进商”在全市推广。实施一段时间以来,执法人员检查企业的频次有所减少,企业满意度有所提高,取得了初步成效。 “执法管理系统是连接全市执法管理主体、执法主体、各类商业主体,实现执法全过程实时监控的智慧管理系统。”蒋晓文表示,《管理规定》的出台,是用制度把上级的制度设计转变为基层的生动实践。 “扫码入户”良好实践从试点探索到制度标准检验功力,让创新成果长期落地呃。用制度为业务相关的法律活动“立规矩”,为业务发展“减负”。 《管理规定》规定“扫码进店”,为执法配备“电子眼”,让执法人员更加注重行为规范和文明言行,从源头上杜绝“随意检查”和“刻意执法”,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轻负担。利用系统让“监管码”成为企业的“护身符”和“服务码”。一方面,“扫码进商”让涉及商户的行政检查有了“明细账”,执法监管主体可以准确发现和纠正涉商突出执法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执法管理提出建议、反映诉求,得到友好的政策服务。ent系统,有效提升企业存在感。一键“码”投诉,保障商家合法权益。 《治理规定》主要亮点有哪些?如何才能取得未来的成果并有效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深圳市司法局党委委员、法律行业市委专职书记陈明介绍,《条例管理》共有25条,将建立“企业、执法、行政之间协调配合的规范”。执法监管系统全面规范“扫码进业”工作,主要有“扫码进业”三大亮点,规范执法行为“全流程”。 《管理规定》要求相关执法企业必须注册,整个过程必须受到监控和记录。如遇紧急情况,或未及时检查等特殊情况,可能导致证据丢失的,执法人员可先行检查,但必须扫描二维码方可离开公司。如果出现网络故障或系统异常,检查完成后10个自然日内可以补充记录信息和原因,这既不缺乏执法管理,又不影响执法效率。 “用码”管理,畅通工商管理“直通车”。 《治理规定》赋予企业三项基本权利:实时查询权、审查权、投诉权。一键投诉违规行为。让企业从过去的“被动检查”转变为“主动检查”“一码”融合,构建协同管理“共同体”。《管理规定》要求执法机构通过一码管理系统实时分析巡查数据,对投诉处理情况进行监控,定期通报各单位工作成果。据了解,深圳市司法局将采取专项督查、动态数据监测、严格问责等措施,确保《管理规定》的落实。如果发现执法单位有违法违规行为,对不扫码或者误扫码的,执法监察机构首先提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直接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并将情况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对违纪违法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主要业务100%被“编码”。目前,执法管理规范知晓率如何?企业能得到它并愿意使用它吗?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副局长杨东浩介绍,企业可通过登录“深圳I企”平台申请电子平台专属电子化管理。目前,深圳已完成对超过380万家市场主体,包括98.4万家个体工商户、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等重点企业行政执法监管码赋配,覆盖率达到100%。我局针对广大中小企业,大力宣传了代码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和使用,特别是针对专科、专科、新技术等关键业务,一步步教会他们如何使用代码、如何监管。据了解,去年8月,深圳推出全省首个执法管理码,并率先在龙华区、光明区等区试点“扫码进商户”。试点地区数据显示,“扫码进店”有效规范查验相关行为。截至目前,龙华区各行政机关已累计扫码进店11700余次,全区行政相关检查次数同比减少45.47%。光明区纳入总体规划的商户交易数量由21301户减少至8741户,减少59%。光明区创新实施“企业联动进场+扫码”“督查”取得了惊人的成效,相关做法得到了国务院信息化委员会会议推荐。此外,光明区还创新推行“企业进场日·静谧日”,实行企业错峰进场等措施,合理调整企业进场规模和时间,让企业进场当天有心理预期,静谧日营造安心。南方日报记者 曾子涵